首页 > 正文

我校延安时期校领导子女到访档案馆、校史馆、世界语言博物馆

作者:时间:2025-11-07

2025 11 5 日,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院校相关老领导及校友后代 ——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(北外前身)队长常乾坤之子常砢、中央军委俄文学校(北外前身)校长曾涌泉之子曾建实,以及北外 1941 级校友梁克昌之子梁列林先生,专程到访我校档案馆、校史馆、世界语言博物馆。活动期间,三位先生先行参观档案库房,随后围绕深化学校与老领导、老教师、老校友后代的合作开展调研座谈,档案馆、校史馆、世界语言博物馆馆长姚燕主持座谈会,副馆长周倩、丁夕等参加活动。

座谈中,姚燕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国际交流、服务国家战略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;同时详细阐述了档案馆、校史馆、世界语言博物馆近年来在馆藏资源扩容、展陈内容升级、思政育人实践等方面的工作进展,着重强调了三馆作为学校红色基因“保存者”、思政教育“新阵地”的核心价值。

听完介绍后,常砢、曾建实、梁列林三位先生对北外的发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。他们表示,此次到访——尤其是参观档案库房、近距离接触校史实物后,对北外的历史脉络与当代担当有了更全面、更深刻的认知:北外始终紧扣国家战略需求,构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,在服务国际传播、参与全球治理、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,充分彰显了外语高校的使命与担当。

座谈期间,三位先生还深情回顾了父辈在延安时期投身外语教育、助力革命事业的奋斗历程,分享了父辈“坚守教育初心、笃行报国使命”的谆谆教导。结合北外红色校史传承需求,他们共同提出建设性提议:系统联络、走访延安时期北外前身院校的老领导、老教员及老校友后代,开展口述史料采集与历史文献整理工作;同步策划举办专题纪念展览,让校史资源“活”起来,让红色精神可感可学。双方达成合作共识,将携手推动相关工作,赓续红色基因,弘扬北外精神。

撰稿人:吴天宇

审核人:姚燕

供稿单位:档案馆、校史馆、世界语言博物馆



Copyright @ BFSU.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.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/19号    邮编:100089  Supported by BFSU ITC